原文:鲫鱼:鲫鱼先要善买。择其扁身而带白色者鲫鱼,其肉嫩而松;熟后一提,肉即卸骨而下。黑脊浑身者,倔强磋丫,鱼中之喇子也,断不可食。照边鱼蒸法,最佳。其次煎吃亦妙。拆肉下可以作羹。通州人能煨之,骨尾俱酥,号“酥鱼”,利小儿食。然总不如蒸食之得真味也。六合龙池出者,愈大愈嫩,亦奇。蒸时用酒不用水,稍稍用糖以起其鲜。以鱼之小大,酌量秋油、酒之多寡。
淸 袁枚《随园食单》水族有鳞单
袁枚先生在随园食单首篇先天须知就告诫我们,做菜选料至关重要,他讲,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强调了原料的重要性,比如同样都是火腿,好坏有天壤之别,都是浙江台州的鱼干,味道也是冰火二重天。一席宴会能否成功,厨师的功劳只六成,而采买之人虽末制做,但功劳却有四成,他列举了许多案例,比如猪用什么猪,猪宜皮薄,不可腥臊。鸡用什么鸡,鸡宜骗嫩,不可老稚,这都是经验之谈,其余类推,鲫鱼以扁身白肚为佳,乌背者,必倔强于盘中;鳗鱼以湖溪游泳为贵,江生者,必搓丫其骨节;谷喂之鸭,其膘肥而白色;变土之笋,其节少而甘鲜,今个咱就聊聊鲫鱼。
鲫鱼简称鲫,俗名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细头、鲋鱼、寒鲋,为我国重要食用鱼类之一。鲫鱼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以2~4月份和8~12月份的鲫鱼最肥美,一般体长15~20厘米,呈流线型,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冬春正是鲫鱼最好吃的时节,时珍曰:“鲫喜偎泥,不食杂物,故能补胃。冬月肉浓子多,其味尤美。” 鲫鱼营养丰富,物美价廉,还有药用价值,其性平味甘,入胃、肾,具有和中补虚、除羸、温胃进食、补中生气之功效。民间传有鲫鱼汤能下奶,如果宝宝还没有满月,妈妈就没有奶了,一些有经验的老人,就会建议熬点鲫鱼汤喝,用鲜活鲫鱼与猪蹄同煨,连汤食用,确实是产妇少乳之验方。
吃鲫鱼首先要善于选购,鲫鱼要挑身扁且白色的,这种鱼肉质鲜嫩且松,熟后提骨一抖,鱼肉自然离骨脱落,有一种全身皆黑圆身的鲫鱼,是鲫鱼中喇子,喇子是流氓地痞无赖及刁滑凶悍的意思,这种鱼,肉质僵硬,刺多磋丫,还特别腥,是鱼中劣品,断不可食用。鲫鱼因生长水域不同,体色深浅有差异,腹部是白黑的,背部是黑的。天敌从水上方往下看,由于黑色的鱼背和河底淤泥同色,故难被发现;天敌若从水下方往上看,由于白色鱼肚和天颜色差不多,故也难被发现;经常看到有些文章里形容清晨时分“东方泛起了鱼肚白”,就是这个道理。
鲫鱼大者,当属金陵六合龙池所产,龙池地点在六合南门外周长九里十八步,池内草藻茂密,池水甜醇清澈,传说龙池过去有龙盘踞,但真龙那是池中之物,后来龙一跃而去,只剩下龙池鲫鱼,土人传此鲫为龙种,头小而鳞鱼鳞略带金黄色,形似鲤鱼,龙在的时候,大家怕惊动它,连鲫鱼也不敢捕捞屠杀。现在龙离开了,对不起了,大家就争着捕食美味的龙池鲫鱼,龙池鲫鱼和普通的鲫鱼味道迥然不同,异乎鲜美,鱼还个大,每条尽然有半斤重,大的可达一斤多重,像小鲤鱼似的,袁枚讲 “六合龙池出者,愈大愈嫩,亦奇”,此等大鲫鱼北方绝无,此鱼可烧,可酿馅做荷包鲫鱼,饭局如有龙池鲫鱼上桌,必定一无所剩,金陵有道名菜 “龙戏珠”,非龙池大鲫鱼不可,鲫鱼煎煮,味道鲜美,汤浓如奶,在挤入小虾丸飘于汤面,宛如珍珠浮动,此菜是金陵独有,被誉为一绝。
鲫鱼吃法多种多样,随园食单鲫鱼有四法,煎之、蒸之,酥之,和拆肉做羹。其中有一菜,将鲫鱼煨至骨尾俱酥,通州人号之“酥鱼”。问题来了,我国有两个通州,名称由来皆与京杭大运河有关,一为北京通州,是运河北部起点,称“北通州”,一为江苏通州,是运河南部终点,称“南通州”。关于通州清代李伯元在《南亭四话》卷七《通州南北》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清朝有一年,乾隆皇帝南巡,来到了江苏,这一天,他路过的一个城镇叫通州,乾隆皇帝忽然想起了北京城附近也有个地方叫通州,他诗兴大发想了个上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叫身边的大臣们来对,这个上联用“南”、“北”、”通”、“州”四个字重复组成,想得十分巧妙。大臣们听了面面相觑,大伙儿使劲想各处的地名,差不多把全国的重要地名都过了筛子,可就是想不出个合适下联。最后还是纪晓岚有办法,他抬头看见了街头上的当铺,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下联对得十分工整,也是由四个字:“东”、“西”、“当”、“铺”,重复组成,乾隆听后龙颜大悦。
袁枚家在杭州,住京杭运河尽南头,乾隆家住北京紫禁城,在京杭大运河尽北边。这一南一北两通州,那随园食单所载的酥卿鱼,是江苏南通州,还是北京北通州呢?为整明白这事我们先看看酥是什么方法。酥,是将原料放入以糖、醋为主料的汤汁锅中,用小火长时间加热,直至原料酥烂的一种方法。酥鱼,也称骨酥鱼,起源于邯郸赵家,魏晋时期由民间传入宫中,北宋初年被宋太祖赵匡胤(河北人)圣旨御封,从此尊称“圣旨骨酥鱼”。顺便讲一下袁枚虽是南方人,但随园食单所载,并不是一方菜,其包括抗州、金陵、徽州、杨州、苏州、直隶、甚至北京等地菜肴,如白片肉就是京城的,西佛爷慈禧皇太后,晚年爱吃鲫鱼羹,将烧好的鲫鱼去皮骨,取净肉加豆腐烩成羹,此菜结白细嫩,与袁枚拆鲫肉作羹可谓同工异曲,但若论鲫鱼制法,总体来讲,鲫鱼蒸者宜大,酥者宜小,酥鲫鱼选用小鲫鱼最佳,酥鲫鱼虽江苏也有,但影响不大,受酥鲫鱼影响,近年北京疯传酥带鱼卷烙饼,此菜在市井颇受欢迎,由此所推测,袁枚所载酥鱼当属北通州之法。
酥鲫鱼有软酥、硬酥之分,原料不过油直接放入汤汁中加热的为软酥,原料经过油炸后放入汤汁中加热的为硬酥,但是不管哪一种酥,做出菜品都要求鱼体完整筷搛不碎,肉刺全酥入口即化酥香鲜美,而鱼肉却甚耐嚼,鱼骨酥透,无鲠无渣,锅底海带或咸菜垫底,不仅让鱼不粘锅,而且汤汁吸收了咸菜和姜、蒜的味道,让鱼的味道格外的鲜美,软酥焖鱼时,醋则要比硬酥要多用加。
现制作酥鱼,今天用硬酥法,鲫鱼宰杀洗净,鱼肚子里贴在鱼肉上面的黑膜一定要去掉,将鱼炸金黄色,取一锅,锅底垫上一层咸菜,放上葱段、姜块、蒜瓣,再把鲫鱼整齐地放入锅内,将大茴香、花椒、砂仁、豆蔻、丁香、桂皮、甘草等放在鱼中间,海带卷放在鱼上面,放白糖、醋、料酒、酱油、精盐,加清水适量以没过鱼为度,最后放香油,用大白菜叶覆盖上面,再用平盘扣压住,然后大火烧开,转小火焖五小时方可,鱼酥透后,不可马上起锅,须在锅中浸泡,侍晾透后,在将鱼起出,成品酥香中透有微甜,入口酥香鱼味不失,齿颊留香,耐人回味,既是理想的老幼食品,又是佐酒美肴。
文中照片取自网上在此鸣谢。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继续阅读:鱼 腌菜 鲫鱼
此文由 热点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鲫鱼!:首页 > 美食» 鲫鱼营养丰富,可惜鲫鱼你吃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