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白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鲳是什么鱼?
白鲳其食物组成主要是各种植物碎屑和投喂的饲料。鱼苗阶段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
淡水鲳为杂食性鱼类,消化系统发达,具有肉食性鱼类所具备的膨大的胃和幽门囊,既摄食小鱼、虾和底栖动物等动物性饲料,又摄食水草、蔬菜、藻类等植物性饲料。在特别饥饿和实物匮乏时可进化成食人鱼。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花生麸、豆饼和配合饲料。
鱼苗阶段主要摄食硅藻、甲藻等单细胞藻以及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据观察,刚孵出的仔鱼以卵黄为营养,4~5天后肠管形成。长至5.6毫米,开始摄食浮游生物,主要是小型单孢藻和轮虫类。
在全长16毫米左右时,其消化道内的食物主要是水蚤;当全长长至4~5厘米,肠胃内食物主要有水蚤和枝角类;全长6厘米左右时,消化道中食物组成除各种浮游生物外还有植物碎屑和人工投喂的饲料。
扩展资料
白鲳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我国只产于南海,尤以广东沿海产量较多。 产卵期5~6月。暖水性鱼类,喜栖息于近海岩石或珊瑚礁间。
白鲳肉厚刺少,肉质细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体重500克左右的肉味最为鲜甜;体重1500克左右,肉味有如鲻的香味。
淡水白鲳肉的氨基酸含量相当丰富,特别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含量较高。淡水白鲳的肉质营养成分与团头鲂相似。因此,淡水白鲳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保健价值。
果越冬池水温能够长期维持在24℃~32℃之间,淡水白鲳仍可进行正常投喂。一般在白鲳入越冬池3天~4天后,可开始投喂人工配合的沉性颗粒饲料,要求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达到30%左右,并适当投喂新鲜的菜叶或浮萍等,以调整其胃口。投喂时应坚持“次多量少,不留剩饵”的原则。
白鲳属白鲳科,为经济鱼类,栖息深度在10-30公尺左右,体近圆形,侧扁而高,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体近圆形,侧扁而高;背缘隆起。吻短钝。眶间隔宽。口小,口裂水平;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具细尖刷毛状齿,成带状排列;锄骨与腭骨无齿。鳃孔狭长;鳃耙细短;具拟鳃。体被中大弱栉鳞,头背被细鳞;腹鳍具腋鳞,背、臀鳍基部具鞘鳞; 侧线弧形。
背鳍硬棘与软条具深缺刻,前方具一向前平棘,第3-5棘延长成丝状;腹鳍第一棘延长;尾鳍稍呈双凹形。
体青褐色,腹部浅白色;体侧具6条黑褐色横带;鳞片缘具黑纹。各鳍浅褐色.
平鲳和白鲳一样吗?
平鱼和鲳鱼没有区别。因为平鱼和鲳鱼是银鲳鱼的中文别名,本质上是一种鱼,只是称谓上不同而已。
银鲳是鲳科、鲳属鱼类,中文别名是平鱼、白鲳、长林、车片鱼、鲳鱼。体侧扁,体呈近椭圆形,背、腹缘弧形隆起。头较小,侧扁而高。吻短而圆钝。口小,斜裂;上颌略突出;上下颌有一列细齿,锄骨、腭骨及舌上则无细齿。前鳃盖骨边缘不游离,主鳃盖骨具柔软扁棘。鳃耙细弱,排列稀疏;鳃裂较小,鳃膜与喉峡部相连。
白鲳与黄鲳的区别?
黄鲳鱼和白鲳鱼最明显的区别的是个头:金鲳鱼吃得多长得快,一般市面上见到的都是1斤左右的;而白鲳鱼长肉非常慢,两年才能长到半斤的个头,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能看到1斤重的白鲳鱼了。
从外表上看,黄鲳鱼和白鲳鱼的区别也是很大的,不过得细看,主要有三点,金鲳鱼的长度与宽度比介于1.5倍到2倍之间,相比之下,白鲳鱼的长宽比小于1.5倍,更像一个菱形;其次,金鲳鱼的背鳍上长了硬刺,白鲳鱼是光滑的;最后,金鲳鱼的泄殖孔长在身体中部后面,白鲳鱼长在身体中部前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鲳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